1948年,辽沈战役中的解放锦州之战,被视为“重中之重”,其重要性主要与锦州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。当时维嘉资本,国民党军只控制了东北地区3%的领土和14%的人口,兵力主要集中在沈阳和长春。尤其沈阳的核心区域,驻有约30万国民党军。然而,这支庞大的军队面临着进攻困难的困境,且被困在孤立的城市中。对于国民党来说,唯一连接东北与华北傅作义集团的通道,就是锦州。如果解放军能够攻占锦州,便会形成“关门打狗”的局面,对解放东北全境的意义非常重大。
国民党并不低估锦州的战略意义,为此在锦州设立了“锦州指挥所”,由东北“剿总”副总司令范汉杰担任指挥。锦州周围的防线由大约15万国民党兵力构成,其中包括滇军第93军和一部分杂牌军以及重建部队组成的新编第8军。虽然这些部队在东北国民党军中并不算精锐,但锦州作为一个关键的战略枢纽,积存了大量弹药和物资。因此,虽然守军并未拥有太多大口径的炮兵,但他们仍具备强大的火力威胁,尤其是枪弹、火炮和迫击炮结合工事防守,使得守军能够在短期内抗拒解放军的进攻。
展开剩余67%然而,东北野战军在解放锦州的战斗中,调集了大规模的炮兵力量,其中包括18门150毫米榴弹炮、数百门105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口径的山炮。借助强大的火力支持,解放军于10月14日发起总攻。仅仅31小时后,锦州城便被彻底攻占,国民党守军未能在短时间内消耗掉过多的弹药就被歼灭。战后,解放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,包括80146发炮弹、61416颗枪榴弹和4883234发子弹。
这些战利品在战斗中的实际作用显而易见。根据东北野战军的统计数据,辽沈战役中共消耗了156190发炮弹。虽然锦州缴获的炮弹可能并不完全匹配东野所需的型号和口径,但仅从数量上来看,这些炮弹足以补充相当一部分的消耗。而在子弹方面,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消耗了697.4万发子弹。仅仅从锦州战役中缴获的子弹来看,已经相当于整个战役消耗的70%。可以看出,锦州一战不仅为解放军提供了充足的弹药,还为后续的作战提供了极大的支持。
当然,辽沈战役的胜利并非仅仅依靠锦州一战。长春的10万国民党军选择投降,战后所有的武器和弹药也被缴获。接下来,廖耀湘兵团在辽西被全歼,解放军缴获了大量的弹药和武器。最后,解放沈阳,由于战斗时间极短,也缴获了大量的弹药和装备。通过这一系列的歼灭战,解放军不仅补充了所有的弹药需求,还富裕了大量的军事资源。
事实上,除了弹药,辽沈战役中缴获的国民党军所有武器装备,都极大地提升了东北野战军的装备水平。这些装备不仅为解放战争提供了支持,还为扩大部队规模、支援其他战线提供了有力保障。这对于推进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